202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暨开学第一课活动顺利举行

文章来源: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更新时间: 2025-10-20 15:41

   本网讯(通讯员 董亮君 董晓凤20251018日上午10点,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在1215成功举办202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暨开学第一课活动。本次活动由院长助理望超主持,特邀联通(湖北)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、湖北省职工(劳模、工匠)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黄波经理担任主讲嘉宾,为新生带来了一场以“5G时代的新质生产力:数字经济催生产业变革和机遇为主题的精彩讲座。本次活动由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(新E代数智未来产业学院)提供支持。

   活动伊始,望超老师向全体2025级新生表示热烈欢迎,并简要介绍了黄波经理的丰富履历与行业成就。黄波经理长期致力于智能信息处理研究与应用,拥有多项专利与著作权,曾荣获5G“绽放杯全国一等奖、光华杯全国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,是中国联通集团劳动模范、技术能手,也是行业标准制定的积极参与者。

   在热烈的掌声中,黄波经理开始了他的分享。他首先从新质生产力这一热点概念切入,指出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+”未来产业等词汇不仅成为全国两会热词,更被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,体现了国家层面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高度重视。黄经理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,向同学们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外延。他强调,新质生产力代表着新科技、新产业、新经济、新要素、新职人、新思维、新模式、新动能等多个维度的深刻变革,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。为了让这一抽象概念更加具象化,黄波经理特别引用了中国5G+工业互联网大会的重要论述:“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将加速数字中国、智慧社会建设,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,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   在数字经济专题板块,黄波经理通过详实的数据展示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壮阔图景。他指出,自2017年首次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以来,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绿色转型的重要引擎和新增长点。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.2万亿元,占GDP比重提升至41.5%2024年规模增至55万亿元,占GDP比重达42%,增长贡献率超过65%;预计2025年将达到70.8万亿元。这些令人振奋的数字背后,是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区块链、人工智能、5G通信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。黄经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道:数字经济就是利用AI、云计算、5G这些技术去发展新的产业,或者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。他进一步辨析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大概念:前者创造新机遇,催生数据标注员、人工智能训练师等新兴职业;后者提升效率,如智能农业系统助力农民管理面积实现十倍增长。

   讲座的第三部分,黄波经理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,通过六个一鲜活案例,生动呈现了数字经济在荆楚大地的丰硕成果。一块钢展现武钢集团依托5G+工业互联网实现一键炼钢的智慧飞跃;一张屏凸显湖北在光芯屏端网领域的技术突破,特别是华星光电等企业的创新成果;一辆车介绍岚图汽车等本土独角兽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;一瓶水展示智能化饮用水管理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创新应用;一度电以国能汉川电厂为例,解析5G专网与火力发电深度融合带来的安全增效;一张网描绘5G技术赋能智慧校园、联通世界的生动图景。这些扎根湖北的实践案例,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数字经济正悄然改变生活,触手可及。

   最后,黄波经理深情寄语新生,勉励大家努力成为改变世界的五种人:洞察趋势的预见者、技术落地的实践者、跨界融合的链接者、开放生态的共建者、社会责任担当者。他满怀激情地说:愿你们以代码为桨、以梦想为帆,在数字浪潮中做自己的造船人’——既筑技术高地,亦成时代栋梁!这句饱含期许的勉励,引发了全场持久而热烈的掌声。

   本次专业教育暨开学第一课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。活动不仅搭建了产业与教育融合的桥梁,更在新生心中播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。相信202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子们必将以此次讲座为起点,在未来的大学时光里勤学笃行、锐意创新,于数字中国的宏伟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。

 

 

 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5/10/31 12:09: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