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贯彻落实国家双创工作部署,进一步聚焦“为党育人,为国育才”的功能,引导和激励青年学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、深刻的社会观察,激发创新精神,培育创业意识,提升社会化能力,有效搭建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平台,发现和培育创新创业人才,有效助力学校创新人才培养,发扬好团结协作、合作共赢的创业精神,争做善作善成的合作人。创业设计大赛已引起全国大学生、新闻媒介、企业界、风险资本的密切关注,成为创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,并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。
一、大赛目的
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创业、参与创业、实现创业,我们本着培养创新意识、增强创业能力、提升我院学生的创业竞争力,使同学们学习到相关的知识,提高创业技能,激发创业热情。展示我院大学生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的成果,选拔和发现大学生创业人才,拟在学院内举办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十佳计划书大赛。
二、活动宗旨
培养创业意识、提高创业技能、激发创业热情、弘扬创业精神。
三、大赛组织
主办单位: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
四、参赛对象:
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在校大学生
五、比赛时间:
初赛时间:2023年2月28日—2023年3月20日
复赛时间:2023年4月中旬
决赛时间:2023年5月底
六、参赛项目
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、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、科技发明制作三类。
1.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。
2.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、文明文化、美丽中国、民生福祉、中国之治等5个组别,形成社会调查报告。
3.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 A、B 两类:
A 类指科技含量较高、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;
B 类指投入较少,且为生产技术或者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、小制作等。
七、作品要求
1、核心内容:包括产品或服务的独特详尽的市场分析和竞争分析,现实可行的财务预算,明确的投资方式,管理队伍和公司介绍。
2、写作框架:
(1)概要:创业计划概要一般包括以下内容:公司简介、公司名称、公司的结构、公司的基本运作、主要的产品/服务、公司的业务范围、创立公司的地区选择以及创立公司的原因等。
(2)产品与服务:在这里描述你的产品/服务,包括以下内容:产品/服务的概念、性能和特性、主要产品/服务的介绍、向消费者提供价值的途径、销售/服务的方式等。
(3)市场分析:简要叙述你的公司所处行业的市场特征,分析是否有新生市场,若有,你将如何发展这个新生市场,公司在你选择的开发区域中的发展前景,这个行业的历史或历年的发展概况等。要求从实际出发,可以在图书馆或网上搜索相关资料,提供相关的网站,例如:让同学们主动去查找相关资料。
(4)竞争分析:从产品特点、价格优势、市场份额、地区优势、营销方式、管理手段等方面出发,该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优势,以及在竞争市场上的盈利能力。必须描述以下两点:竞争描述、竞争战略。
(5)经营策略:制定经营策略须分析下列因素:
a、消费者的特点;
b、产品的特性;
c、企业的自身状况;
d、市场环境方面的因素;
(6)经营策略一般包括以下几点:
a、描述你所希望达到的市场份额;
b、描述你进行销售所采取的策略,包括如何做广告等;
c、分销渠道及合作伙伴,定价战略,市场沟通。
(7)制定生产计划︰生产制造计划应包括以下几点内容:产品制造和技术设备现状、产品生产计划、技术提升和设备更新的计划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计划等。
(8)财务分析:以列表形式分析你的原始总资产、固定资产份额、流动资金、员工工资、负债以及每月总收入、最终盈利额等。
(9)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21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之间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者社会实践活动成果,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。申报个人作品的,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%以上的研究工作,作品鉴定证书、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,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;若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,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,均须申报集体作品。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。若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者集体作品,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者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。
八、赛制赛程
初赛:各参赛团队向大赛筹备委员会递交创新创业十佳计划书大赛作品,由赛事评审团选出进入复赛的作品,并向各参赛团队反馈评审建议,并进行赛前培训(参加初赛的作品上交时间截止到3月20日)。
复赛:对初赛提交作品中的优秀计划书进行线下答辩,评选出最终的十佳创新创业计划书。
参赛团队需在3月20日前以团队为单位将纸质版和电子版报名表、计划书交予辅导员。(负责人姓名+计划书名称+班级)。
九、奖励措施
本次创新创业十佳计划书设置奖项分为一等奖一名、二等奖两名、三等奖三名,
获奖团队将获得荣誉证书、若干精美奖品及相应创业扶持,并将从获奖团队中选出优秀计划书参加挑战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