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网讯(通讯员 刘艳 廖颖)金秋十月,桂花飘香,一年一度的传智杯,蓝桥杯编程大赛报名开始了,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这两个赛事,计算机系在计算机开放实验室2教402开展蓝桥杯、传智杯大赛报名动员宣讲会。
宣讲会由计算机系主任刘艳主持,申友访、田鑫莹、李哲主讲,参加宣讲会的有大赛相关赛项的指导老师,和20级、21级、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,软件工程专业,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,电子信息工程专业,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这两个赛事感兴趣的学生。
首先,刘艳老师介绍了本次宣讲会的流程,对蓝桥杯、传智杯大赛的报名时间、费用、参赛规则等做了简单介绍。刘艳老师分析了往年的数据,传智杯大部分学生参加的是程序设计赛道,要求参赛者使用程序设计语言(包括:Java、C/C++、Python)解决挑战性算法问题,采用 ACM-ICPC 赛制,即每道题提交之后都有反馈,可以看到“通过”、“运行错误”、“答案错误”等等,每道题必须通过所有的测试点才算通过,通过题数/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按照答题时间排名,每道题不限制提交次数,但没通过会有罚时,仅以最后一次提交为准;蓝桥杯大部分学生参加的是软件类个人赛,蓝桥杯采用的是OI赛制,每道题提交之后都没有任何反馈,每道题都有多个测试点,根据每道题通过的测试点的数量获得相应的分数,每道题不限制提交次数,如果提交错误没有任何惩罚,仅以最后一次提交为准,比赛过程中看不到实时排名,赛后按照总得分来排名。
然后,申友访老师对蓝桥杯软件类竞赛内容——C/C++、Java、Python的大赛考纲进行了分析,对考试题型进行了介绍,对真题进行了简单解析,指出这些赛项主要考查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灵活运用,通过选手是否能正确地理解问题、剖析解题思路,并迅速写出代码,辨别其作程序员的技术功底是否扎实,从而发掘其作为程序员的学习能力与成长潜力;田鑫莹老师对软件类竞赛内容——Web应用开发的大赛考纲进行了分析,并对该赛项13届省赛真题进行了分析,指出该赛项考查选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侧重考查选手阅读、分析、理解需求,实现功能性需求(静态、动态页面效果,API开发与调用),实现非功能性需求(如兼容性、安全性、性能),产品交付(打包、部署)等方面的能力;李哲老师对电子类竞赛内容——单片机的大赛考纲进行了分析,从技能要求、知识储备、历年真题等方面展开了讲解,指出该赛项基于标准硬件平台,以工程实践为要求,侧重于常用电子产品、仪器、终端的设计,考察学生对单片机、微控制器典型外围接口、传感器、执行器、通信模块的运用能力和综合程序设计能力。
最后刘艳老师指出,参加大赛需要勇气和毅力,只有敢于参与,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,成为更优秀的自己,希望各位同学们能勇于挑战自己,踊跃报名参加这两项赛事,在传智杯,蓝桥杯大赛中突出重围,共创佳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