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2日下午,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召开第二期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会议,旨在探讨和制定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,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、具体举措和实施路径。学院二三级班子全体成员、专业建设负责人、系(室)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,分管校领导王加青列席会议,会议由教学副院长黎丽主持。
本次会议的召开正值我国大力推进数字化教育、计算机类人才培养和高素质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。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,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计算机类人才,成为会议的核心议题。
会上,教师们积极发言,为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了宝贵的建议。他们认为,在人工智能时代,计算机类人才培养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,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;二是强化基础知识,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功底;三是加强人工智能相关课程设置,培养学生的智能化思维和技能;四是强化实践教学,增加企业实习和实践环节,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。
院长蔡之华在会议总结中强调,全体教职员工应转变思想,主动拥抱AI技术,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,多方调研,汇聚各方面的力量,为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。青年教师要主动学习,接纳AI技术,会应用新技术服务于教学,精通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,知识图谱快速上手,熟练应用。2024年主动作为,积极行动,形成计算机类专业的特色。
学校副董事长、党委副书记、常务副校长王加青指出:AI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在哪里,对教学、人才培养、评价会有哪些影响,值得深思。教师要主动关注产业发展的新动向、人才培养的新要求,转变思想积极学习。学生应掌握和具备认知新知识的能力,解决人机协作的能力。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,需要全员的参与,协作完成。让我们共同期待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,在新的一年取得新的成绩。
此次会议的召开,充分体现了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在人才培养前瞻性和务实性。随着教育的深入推进,计算机类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,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,我院计算机类人才培养将再上新台阶,为我国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优秀人才。